预防接种小常识
一、预防接种的益处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自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以来,我国减少了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六种疾病的发病共3亿人次,减少相关死亡400万人。经过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等综合预防控制措施,自1992年以来全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源携带者减少了近2000万人。
二、孩子可以免费接种的疫苗种类
新疆免疫规划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灭话疫苗、脊灰减毒话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 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等。
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2021年版)
儿童年龄达到相应剂次疫苗的接种年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
(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小于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腮风疫苗第1剂小于12月龄完成。
(4)A 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小于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第2剂、甲肝减毒活疫苗、百白破疫苗第4剂:小于24月龄完成。
(6)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小于4周岁完成。
(7)脊灰疫苗第4剂:小于5周岁完成。
(8)白破疫苗、 A 群 C 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小于7周岁完成。
四、流动儿童-同样的权利,同样的健康
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实行现居住地管理,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样的接种服务。
五、家长必知的疫苗分类
疫苗可分为两类: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免疫规划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规定的疫苗,省级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行政部门授权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非免疫规划疫苗,是指由公民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家长可以根据感染疾病的风险,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孩子的身体状况等选择是否为孩子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
六、预防接种证-儿童健康的保障
大家都知道,身份证是公民的有效证件,预防接种证是个人预防接种记录的有效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明确规定: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七、办理预防接种证的时间和地点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在儿童出生后一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或者出生医院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接种单位或者出生医院不得拒绝办理。监护人应当妥善保管预防接种证、保管期间为25年。
八、预防接种证的保管
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要妥善保管预防接种证。每次接种时儿童监护人需携带预防接种证,接种人员按免疫程序对目标儿童完成预防接种。每次接种后,一定要有记录。接种医生要把接种疫苗的名称、时间、批号等信息记录清楚。
九、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
我国明确规定,托幼机构、学校查办新入托入学手续时,要实行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如果无预防接种证或未按免疫程序接种国家规定疫苗的儿童要及时补证,尽早完成疫苗的补种工作。
十、接种疫苗的准备工作
应带上预防接种证。注意孩子近几天有无发热、腹泻、咳嗽、惊厥等症状。如果有以上症状或者有心脏、肝脏、肾脏等方面疾病,一定要告诉医生,让医生决定是否能接种疫苗。如果孩子在前一次接种后出现了高热、抽搐、荨麻疹等反应,一定要告诉医生。接种前给孩子换上柔软宽大的内衣,以便接种疫苗,也不会摩擦接种部位的皮肤。
接种前应让孩子吃好、休息好,防止出现因饥饿和过度疲劳发生的晕针现象。
内容